電 話:
18805122228
傳 真:
0518-85151972
在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日前的評選中,港城再次成為焦點。連云港再度入選臺商“值得推薦城市”,這也是2009年以來,港城連續第3年獲得這項殊榮,這也為今年我市“走出去”戰略創造了良好的契機。
連續3年,且位次步步前移,直至“三甲”,港城緣何保有這份信任?對此,在連投資的臺商最有發言權。許多在連投資的臺資企業負責人認為,對于這項榮譽,連云港“實至名歸”。
連云港是臺商“第二故鄉”
作為蘋果、IBM、戴爾等全球知名電腦廠商的配套設備制造企業,占據筆記本電腦揚聲器世界市場一半份額的連云港慶鴻電子有限公司經理李秉剛對企業選擇在海州開發區落戶深感慶幸,他說,當初在連云港投資,就是看好這里的發展前景。人手不足曾是李秉剛最頭疼的事,但現在他不會再發愁了。因為他相信,隨著連云港躋身國家戰略發展層面,人流、物流、信息流將迅速涌向這里。“政府部門定期會上門詢問企業發展情況;如果我們提出一些建議或意見,他們會來協調,幫助我們解決難題。”
灌南光鼎電子公司相關負責人陳臺南向記者講述了一件讓他感動的事情。今年初,企業要上一個新項目,相關部門得知后,派專人和企業一起辦理相關報批手續。“經政府部門的協助,企業在差不多一個月以內的時間,基本上就把整個程序跑完;如果在別的地方,可能要花三四個月的時間。”陳臺南表示,連云港已經成為很多臺商的“第二故鄉”,這次再次入選臺商“值得推薦城市”,是對連云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一個回報。
港城產業布局契合臺企需要
臺商投資企業一直是我市利用外資的主力軍。市商務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外資來源地以香港、臺灣為主,其中臺灣地區在連實際到位資金超千萬美元,同比增長超3位數,增幅較大。
由于我市良好的投資環境,截至目前,在連臺資企業已達600余家,投資產業涉及新能源、高新電子等多個領域。而近3年來,全市新批臺資企業都在兩位數。
“2011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還指出,隨著大陸“十二五”規劃的發展,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布局正逐步從傳統產業向高科技產業轉變,未來將投資于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的臺商數量會增加,傳統產業將明顯減少。同時,臺商的經營思維也從外銷逐步轉向內需市場。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四新”產業等多個領域。今年前兩個月,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55.6億元,同比增長42.7%,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港城搶占新興產業的制高點,正契合了臺商投資布局的轉變之路,對進一步吸引臺商來連投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年入選之后,仍需“補課”
連續3年高中,成績固然可喜。但與我省揚州、昆山等城市榮獲的臺商“極力推薦城市”相比,港城仍有不少功課需要補足。
從1988年首家臺企落戶,對臺企來連投資較為熟知的市臺辦周黎明直言:“這個評選已經持續12年,前面的9年之所以沒有我們,一方面是我們對它不太熟悉,另一方面,則是我們不太重視。”據了解,在2009年之前,盡管我市也參加了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評選,但在投資環境及風險方面處于下風,“暫不推薦”。可以說,臺資在當時還沒有獲得應有的地位。
隨著當地的生產成本逐步上升,以及出于產業布局的考慮,臺商慢慢在從南北上。“我市具備了承接下一波臺商重點投資的能力。”市招商部門指出,一個有利之處是,由于靠近日本和韓國,投資在此地的臺商可以和日本、韓國更好地互動。
“與珠三角、長三角一些老牌臺資落戶地相比,我們亟待在軟硬環境上改善。”周黎明說。目前,在連臺資企業產品出口額已占銷售總額的60%以上。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最需要的莫過于出口通道的暢通,而很多臺企更多地選擇從上海等口岸出貨,對于我市來講,就是要加快出海通道等交通網絡建設。“相比其他臺資密集地區,我們還要在人文、基礎產業等方面加大政策配套和服務力度,畢竟只有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 上一篇: <連云港到上海物流配載<...
- 下一篇: 連云港邦博物流正式啟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