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中心/Operation center
電 話:
18805122228
傳 真:
0518-85151972
本報訊 伍霞、胡愛國報道:“沒想到,我們昨天剛剛申請補給物資,今天就送貨上門了。”2月上旬,寒潮席卷華南地區(qū),接到官兵急需防寒物資的告急電話,廣州軍區(qū)某倉庫依托地方物流公司,迅速將千余件棉手套等防寒物資送到受供單位,解決了官兵的“燃眉之急”。這是他們借助社會資源提升保障能力的生動一例。
每逢部隊換裝、季節(jié)更換等物資收發(fā)“旺季”,物資運輸受到倉庫押運能力制約。為破解這一難題,該倉庫借助駐地發(fā)達的物流業(yè),探索“物流”式服務的保障新模式。從去年開始,他們與實力強、管理正規(guī)的物流公司簽訂合作協(xié)議,共同探索保障新路。在倉庫物資收發(fā)任務集中、自身人力缺乏的情況下,借助地方物流公司靈活高效、方便快捷、網(wǎng)點眾多等特點為受供單位提供服務保障。同時,倉庫與合作公司“約法三章”:嚴格履行合同項目,確保服務保障的質量和時限;設立服務保障預案,確保物資流通的各項環(huán)節(jié)實時監(jiān)督;服務保障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和部隊相關保密規(guī)定。
“物流”式服務,帶來了保障效益大幅提升。倉庫領導告訴筆者,去年以來,他們采取“物流式”保障新模式,共完成了11個受供單位的被裝補給任務,為500多名官兵調換了適體的軍裝,累計節(jié)省經費8萬多元。
- 上一篇: 五年邁向全國物流強市
- 下一篇: 連云港大件運輸關注哈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