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話:
18805122228
傳 真:
0518-85151972
2011年的中國經濟有個非常明顯的現象:政府出重拳應對通貨膨脹。其中,公眾百姓最敏感的日常食品漲價尤其引人注目。央視現正在播放豬肉暴漲,追蹤整個產業鏈的隱情。農超對接是政府的一個重要舉措,將生產食品的農村和銷售食品的超市以現代化物流直接對接,砍掉謀取暴利的眾多中間流通環節,使得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根本利益獲得保障。這正是中國現實經濟發展和轉型中對于現代物流服務業迫切需求的一個極好例證。結合2009年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政府和業界上下攜手,物流業終于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春天,也必將為物流業投融資帶來難得的機遇。
物流業投融資的兩個悖論
物流業屬于現代服務業,是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重點,本應受到投資界的追捧。但是用一句調侃的話:成也物流,敗也物流:物流業投融資有兩個悖論:
悖論一:物流業的本質是為其他相關行業如制造業、商貿業省錢,如果物流服務業的收費提高,沒能為人家客戶省錢,人家就不用你物流業的服務。物流業的這個替人省錢的本質,導致物流企業普遍薄利,與投資方要求提高經營利潤的天然要求正相悖。
悖論二:物流業的特點是輕資產,進入門檻低,租幾輛車就搞了起來;但是中國金融投資界的心理是重資產。非看到你的大筆房產和真金白銀的注冊資金才認可。于是從物流企業到地方政府都大搞物流地產。大家不是在物流的專業能力上下功夫,不是提升盈利能力;而是從房地產升值上期望賺錢;這叫不務正業。隨著中央政府對房地產泡沫的重拳打壓,這種物流地產投融資心理注定會步入死胡同。
在筆者參加“中國物流萬里行”活動考察物流結點城市,以及參加“中國國際物流節”過程中,經常接觸感覺到上述悖論。出路是什么呢?讓我們先從分析相關的制造業、商貿業的物流相關模式變化,來找到跳出上述物流投融資悖論怪圈的秘訣。
制造業:據報道:隨著工業化推進和制造產業升級,工業物流運行模式發生深刻變化。制造企業加快資源整合、流程改造,采取多種方式分離外包物流功能。一是分離分立。如,上海安吉汽車物流、淮礦現代物流等,將企業物流業務從主業中分離出來,成立了面向社會服務的物流企業。二是合資合作。如,青島啤酒(600600)招商物流、蕪湖安得物流等,由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合資組建物流公司,三是全面外包,如,海信集團將海信電器(600060)的物流業務全盤委托給專業物流公司管埋。柳州桂中海迅派員進廠,接管了多家汽車生產企業的零部件管理系統。
商貿業:在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引導下,商貿物流加快發展。一是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和傳統批發市場增加儲存、加工、配送、網上交易等物流功能。如中國物資儲運、五礦物流、廣東歐浦鋼鐵物流等,形成了貿易加物流的新模式。二是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強化物流系統,如蘇寧、國美,構建完善的物流網絡。三是網購物流爆炸式增長。電子商務在網絡泡沫破滅十年后終于高歌猛進!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總額達4500億元,比5年前增長22倍,中國國內每天流轉的快件量高達1000萬票。四是農業和農村物流集中釋放。隨著“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和“農超對接”等政策的實施。農產品進城、農資和日用工業品下鄉帶來的物流需求有較快增長。
從投融資視角來看:上述相關產業的變遷帶來了物流市場規模的擴大,增加了物流業的客戶企業數量,增加了對于物流業投融資模式創新的要求。例如: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合資組建物流公司,是典型的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的投融資模式,在國際國內有許多成功案例。
根據上述分析,破解悖論的一個思路是:避免一對一融資,而是多對多,從物流企業的發展各個相關環節和鏈條中創造投融資模式。換言之,一對一是指一個物流企業與一家金融機構談融資(例如一家銀行),則銀行立刻要求該物流企業的可抵押資產和3年財務報表。物流企業立即陷入了上述的兩個悖論。換個思路,如果我們從物流企業的發展各個相關環節和鏈條來分析,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上述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合資組建物流公司,實質上是制造業企業向物流企業進行投資。又比如:制造業企業將物流業務全盤委托給專業物流公司管理,實質上就會帶來大筆物流訂單。現在眾多銀行和投資公司愿意依據此類訂單進行投資。
宏觀、中觀、微觀經濟三個層面推進
宏觀經濟指一個國家和全球的經濟;微觀經濟指一個企業或企業集群的經濟發展;人們所不大熟悉的中觀經濟是指一個城市或區域的經濟,它介于宏觀和微觀經濟之間,例如物流結點城市和物流園區經濟。由于物流業跨區域、跨國界、跨行業的特點,物流業及其投融資具有很獨特的中觀經濟特色。很多物流投融資悖論怪圈從中觀經濟的視角來看就比較容易解決。
上述提到的物流業投融資的兩個悖論,西安的實驗給以很好的破解。2010年11月中國國際物流節上,西安市領導、西安國際港務區負責人高調宣講了西安物流模式。CCTV-2財經頻道也進行了重點報道。西安市作為物流樞紐城市,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廣全世界比較通行的集裝箱運輸中心站,集裝箱運輸的中心站可從鐵路直接到港口,這是當時西安國際港務區設計規劃的一個理念。這樣即解決了集裝箱運輸的問題,也解決了鐵海鐵水聯運。物流企業在當地港務區直接辦海關手續,避免了貨物在港口等待的成本。這就讓大家看到:不是各方出讓利益,而是雙贏多贏。鐵路是贏家:鐵路如果沒有公路的銜接,鐵路如果沒有跟水路的無縫對接,它的效率是發揮不出來的。物流企業是贏家:西安德謙物流公司總經理表示,由于在當地港務區直接報關,其經濟效益相當可觀。整體大約節約了5到10天。西安市領導、西安國際港務區負責人說:“我們找人做了測算,如果我們這個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真正能夠實現的話,它的效益是:假設一位貨主從西安到天津,按照這個距離測算。它的物流效率會提高45%,它的物流成本會降低30%到50%。從投資方角度來看,如果一個物流園區或者物流企業集群能夠如此大幅度的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它們必將吸引大批的客戶企業使用其物流服務,所以投資這樣的物流園區或者物流企業集群將會有巨大的投資回報。這就打破了“物流是微利行業,難以吸引投資”的怪圈。請注意,單個物流企業或企業集群無法做到的事,由西安國際港務區和集裝箱運輸中心站解決了,這正是中觀經濟投融資的美妙之處。
- 上一篇: 如何選擇好的物流公司
- 下一篇: 連云港物流公司,連云港物...